这样的进步速度,确实让人惊叹。
可问题也随之而来:国米当初为何舍得把这么有潜力的球员外租?而现在,他是否会成为球队未来计划中的主力中锋?
在皮奥身上,高层的纠结显而易见。
科雷亚和阿瑙托维奇的合同即将到期,马洛塔和奥西利奥似乎已经在考虑是否召回皮奥,直接让他接班。
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。
让一个年轻球员承担一线队压力,显然是一个需要谨慎权衡的决定。
更何况,国米如今的锋线配置并不是只缺一个能进球的中锋,而是需要一个能够融入整体战术、适应多样化打法的全面型球员。
而皮奥虽然进步神速,但他还需要更多的磨砺,尤其是在意甲这种竞争更为激烈的环境中。
于是,高层很可能会选择让他继续外租,但目标会瞄准意甲球队,而不是再浪费在意乙的-刷数据-中。
如果说皮奥是国米青训的一面旗帜,那么塞巴-埃斯波西托、菲利普-斯坦科维奇和奥利斯塔尼奥则是这面旗帜下闪耀的星光。
塞巴在恩波利队已经成了球队的绝对核心,进球和助攻数据双双亮眼;小斯坦用稳定的扑救成功率证明了自己完全可以胜任意甲主力门将;而奥利斯塔尼奥更是凭借华丽的盘带技术,坐稳了意甲过人榜前三的位置。
这种全面开花的局面,既让球迷欣喜,也让人疑惑:国米为何愿意低价卖掉这些潜力股?
500万、200万、400万,这是这三位球员的买断价格,合计仅1100万欧元。
对于一支顶级俱乐部来说,这点钱可能连一位普通的轮换球员都买不到。
于是,球迷们的质疑声此起彼伏,甚至有人直言国米高层-脑子进水-。
事实并非如此简单。
低价出售的背后,国米早已埋好了伏笔。
每一笔交易中,高层都添加了回购条款和未来分成条款。
只要这些球员未来身价飙升,国米仍然可以从中获利。
这样的操作,就像低价卖出果树苗,却保留了果实分成权,既降低了风险,又为未来留足了空间。
这种做法虽然看似精明,但也反映了国米青训体系的一些深层问题。
近年来,国米青训确实涌现了不少好苗子,但真正能在一线队站稳脚跟的却寥寥无几。
迪马尔科是为数不多的成功例子,但他的崛起也经历了多次外租的波折。
其他年轻球员要么在外租期间迷失了方向,要么因为一线队竞争过于激烈而被迫转会。
究其原因,这既有青训体系本身的局限性,也与俱乐部的用人策略密切相关。
国米近年来在转会市场上的操作,也让人难以看懂。
一方面,他们不断从外部引进年轻球员,试图通过-买未来-来提升球队实力;另一方面,他们却常常忽视自家青训的潜力股。
当初巴雷拉、巴斯托尼的引援确实为球队带来了即战力,但这些成功案例并不能掩盖国米在青训方面的短板。
与其花大价钱去买-别人家的孩子-,为何不在自家青训体系上下更多功夫?毕竟,青训是俱乐部长期发展的根基,而自家培养的球员更具归属感和忠诚度。
高层的算盘固然精明,但这种短期利益与长期发展的博弈,始终是俱乐部面临的最大难题。
如何在保持竞争力的同时,为年轻球员创造更多的成长空间,是国米乃至整个意甲都需要思考的问题。
而对于球迷来说,他们期待的并不仅仅是球队的胜利,更是看到那些从青训营走出来的孩子,能够在梅阿查球场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。
皮奥、塞巴、小斯坦、奥利斯塔尼奥,这些名字如今还只是国米-青春风暴-的起点。
但他们的故事,或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,成为蓝黑军团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未来如何,没有人能给出确切的答案。
但可以肯定的是,这批年轻球员的崛起,已经为国米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。
希望在不久的将来,他们能够用实际行动告诉球迷:青训,不仅行,而且能行到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