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2年9月,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茨堡市的病理科医生本尼特-奥马鲁被指派为一个特殊的死者进行尸检。这位死者名叫马克-韦布斯特,生前是一位美式橄榄球明星,外号“钢铁马克”,曾带领匹茨堡钢人队获得四次超级碗冠军。
韦布斯特的死因被认为是心脏病,死时只有50岁,但其健康状况早已堪忧,尤其是精神症状:韦布斯特经常毫无理由的不告而别,消失好几天,性格也变得越来越古怪,情绪难以控制,经常会无来由的朝路人大吼,无法入睡,甚至用电击枪把自己击昏。
已故美国橄榄球明星马克-韦布斯特(图片来源于网络)
经过尸检,奥马鲁医生在韦布斯特的大脑中发现了一种标志性的蛋白质——Tau蛋白,根据韦布斯特生前的病史和尸检结果,奥马鲁医生诊断韦布斯特患有慢性创伤性脑病(chronic traumatic encephalopathy,CTE)。韦布斯特成为第一个被诊断为CTE的前橄榄球运动员,在这之前这种病多见于死亡的拳击运动员。
奥马鲁医生将他的发现写成论文发表在知名学术期刊《神经外科学(Neurosurgery)》上。奥马鲁医生天真的认为他的发现会引起美国职业橄榄球大联盟(NFL)的注意,并采取措施降低橄榄球运动员的脑损伤风险,得到的结果却只是NFL给《神经外科学》杂志的一封信,指责奥马鲁医生的发现存在严重的错误,并要求撤稿。
奥马鲁医生不依不饶,又发布了另外一位退休橄榄球运动员的尸检结果。这位前运动员和韦布斯特一样,生前深受精神疾病困扰,最终死于服毒(抗冻剂)自杀。财大气粗的NFL继续对奥马鲁医生的发现予以否认,并对其进行人身攻击。
势单力薄的奥马鲁医生面临身败名裂的风险,好在他的发现被更多医学专业人士证实,包括西弗吉尼亚大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朱利安-贝雷斯医生,他的另外一个身份是匹茨堡钢人队的前队医。大众媒体的关注最终成为了压垮NFL的转折点,迫使他们公布了一项研究,确认职业橄榄球运动员的记忆相关性疾病远高于普通人。
奥马鲁医生和NFL的这场传奇争斗引起了好莱坞的关注,并于2015年拍成电影《震荡效应》上映,索尼公司邀请一线巨星威尔-史密斯扮演奥马鲁医生。
本尼特-奥马鲁医生(左)和好莱坞影星威尔-史密斯(右)(图片来源于网络)
虽然这之后NFL采取了一些措施,加强对橄榄球运动员的保护,但该运动依然是慢性创伤性脑损伤的危险因素,目前也还有很多前橄榄球运动员深受其困扰。
关注创伤性脑损伤
除了运动,头部外伤、跌倒、暴力、车祸等等也是创伤性脑损伤的主要原因,幼儿、青少年和老人是高危人群。多国统计表明,创伤性脑损伤是儿童和青少年的首位死亡和致残原因。
美国估计有320万至530万人因创伤性脑损伤造成长期的身体、认知和心理健康残疾,每年的直接和间接费用估计超过760亿美元。
创伤性脑损伤的表现轻重不一,轻者很快恢复,也没有后遗症,重者可以出现危及生命的颅内压增高,需要紧急手术处理。还有相当一部分患者表现隐匿,在头部创伤几个月之后出现持续的记忆力下降、焦虑抑郁、幻觉,以及性格改变、睡眠障碍等等。创伤性脑损伤根据不同的表现,需要不同的治疗和随访计划。有些患者需要多学科协作和社区支持,包括心理学、神经内外科、康复治疗、语言治疗,部分患者需要进行工作和生活调整,就业指导等等。为提高全社会对创伤性脑损伤的重视,帮助创伤性脑损伤病人获得康复资源和帮助,每年的3月被定为创伤性脑损伤宣传月。